幾乎所有父母師長都認同,這是一個高競爭、高風險、高變動的時代,尤其對這一代而言更是如此,他們所要面對的議題更多更複雜。所以這時代的教育也充滿了競爭、不安,所以又把老方法搬出來,就是拼命、努力、贏過別人作為口號,不斷的要求、壓抑、甚或帶點威脅的面對孩子學生。超過一半的家庭問題都牽涉到孩子,尤其在教育議題上,包含學校、成績、志向、科系、以及興趣,父母和孩子不合幾乎可以直接歸咎到教育問題上。
父母對孩子的愛無庸置疑,但這份愛多了太多擔心、害怕。害怕孩子以後能不能過的好、會不會被欺負、會不會有成就等等,所以很多父母開始控制,例如成績、學校,這些都要在父母的容許範圍以內,沒有在容許範圍內,大家就撕破臉。如果你仔細的思考,會發現小至家庭、大至國家的議題,教育幾乎無所不在,而這種控制的思想是一種恐怖的壓制,讓社會家庭都陷在一個恐慌的時代。而父母也越來越明白,越是控制,越是找不出答案。越是拼命把小孩送到才藝班,孩子越不快樂,兩邊都承受不少煎熬。補習班在台灣如此興盛也是同樣原因。
對於學生而言,現代的學習也越趨複雜化、公式化、變動化。現在講說要第二專長,難保以後不會說第三專長;現在講第二外語,難保以後不講第三外語,還得學電腦、理財、各種議題、還得花各種時間參加自己不想參加的活動,只因為有人說:這樣可以幫助你。IQ、EQ、CQ、LQ、SQ,保證以後會有更多Q,會Q到孩子和父母喘不過氣。可以看到,無論什麼學習,都不斷複雜化。大家對於這些東西好像頭頭是道,但是沒有人敢談論,到底這些東西是怎麼出來的。基本上這些理念是從成功的人士出來的,那請問這些人士當初誰教?這才是大部分不敢面對的真相。現在學習已經失去『人』的因素,好像這些學習跟我們無關一樣,我們只是這些知識或方法的『載體』,用這些方法來取得成功,並且很多人都還是不成功的情況下,只好說一句: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是成功一定要努力的句子來恐嚇你。
人是主體,這是無庸置疑的,無論何種方法、創意、技術都是人想出來的,是人創造方法,而不是人追著方法跑,這才是成功的秘訣。大部分只會問:怎麼『學』到成功人士的模式,而忽略了成功人士其實當初沒人可問。
用一個例子就比較清楚,就想想自己比較拿手的領域,當別人問你如何成功時,你要怎麼回答?你會發現要碼你講不清楚、要碼講一大堆卻摸不著邊。甚至你講完方法後都會問自己:『我當初有想這麼多嗎?』。事實上每人或多或少都有在某些領域取得成就。而你會發現,即使寫十本書,也無法寫透你的想法,因為方法表達是有限的,你的腦袋是無限的。
無論快慢,社會始終會發現,人的內在教育才是重點,人的大腦、心理、情緒是一切最重要的起源。這些才是創造者,現代人常說要投資自己,不過也頂多上上商業管理、財務課程,學了一堆東西卻摸不著邊,鮮少有人直接從剛剛講的元素下手,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已經定好了,但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,你能改變的比你想像的多,無論是大腦的運作、心理的強健、情緒的美好都可以做極大的改變,而以我們的經驗和別人的分享告訴我們,這可以完全改變你的人生。
如果您是為人師長父母者,請不需要再為方法而擔心,因為孩子是可以激發的,必定可以讓他成就非凡,如果你是學生,你可以成為領導者、成功者、創造者。這是屬於你的時代,只要你從最原始的地方做改變,從此以後,方法跟著你跑,而再也不用追著方法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